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一個人在威尼斯旅行

圖片
為什麼會下這個標題呢? 第一點是因為這陣子剛好《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超紅,紅到連我人在國外都常常聽到親朋好友在討論,FB上也完全被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洗版,於是就去看了一下,結果超催淚的QQ 好,回到正題。 其實,一個人在歐洲旅行,除了 語言可能會不通 (就算會講英文也一樣,因為各國大部分都還是說他們自己的語言為主,像是法國人主要還是講法文、德國人主要還是講德文,以此類推)、 沒有人幫忙拍照 (如果有腳架,自己拍也是可以,只是要小心手機不要被搶走XD)、 路線行程交通規劃樣樣要自己來 、 出了狀況得要獨自處理 之外(講完這些大概沒有人想要一個人旅行了XD),其實一個人旅行還蠻輕鬆自在的,不需要去配合別人的步調、跟別人磨合(好像在談戀愛?),而且一個人旅行也會更注意自身安全,不會因為跟朋友聊天分心而淪為小偷下手的對象。 好,所以回到重點, 為什麼一個人在威尼斯旅行很悲傷呢? 我們來看一下下面這張圖。 我已經把這張圖調到最大了,有沒有發現什麼亮點呢? 你發現了嗎?( 怎麼好像米奇妙妙屋 )沒錯,小巷中的橋正中央有 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 。 你可能會覺得「這明明就很浪漫啊!為什麼會很悲傷呢?」讓我們再來看下面兩張圖片。 這是別人 (圖片來源: depositphotos ) 這是我,只能一個人 憂鬱的 自拍 (我真的是犧牲色相XDDDDDD) 情侶/夫妻滿街跑 所以,相信現在大家默默地可以理解,一個人在威尼斯旅行的悲傷了。 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87%都是情侶/夫婦 。然後在各個觀光景點,他們永遠都會擺出讓單身者非常羨慕的姿勢,像是摟抱、親吻之類的。 你以為悲傷就只有這樣嗎?才不。 威尼斯有個很著名的東西,叫做「貢多拉」(Gondola)。對於不太了解的人,先講解一下。 旅遊小教室——什麼是貢多拉? 貢多拉是威尼斯 最傳統、最具代表性 的船隻,由船夫在船尾划船,帶動船隻前進。貢多拉的歷史可以從 11世紀 說起,威尼斯曾經有上萬隻的貢多拉,但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沒落,如今只剩下百餘隻貢多拉。 中世紀時期,貢多拉外表華麗,船身裝飾著絲綢、緞子,貴族以華麗的雕刻來炫耀自己的財富。但在16世紀,威尼斯政府頒佈「禁奢令」,...

瑞典交換二三事|教育篇 Part 1|學分&修課介紹

瑞典學制

在瑞典,一學年分成兩學期(Semester)每一學期再細分為兩階段(Period,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翻QQ)。所以說,2018年的Autumn Semester會分成Autumn 2018, period A跟Autumn 2018, period B,Spring Semester以此類推。

了解了他們的semester及period分類之後,接下來就是關於課程如何安排的部分。

在瑞典,一學期要修多少課?

It depends. 要看你是交換學生瑞典當地大學生還是碩士生而定。

如果是交換生

以我在Stockholm University 斯德哥爾摩大學(簡稱斯大)交換,校方規定交換學生一學期必須修滿 30 ECTS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ECTS——歐盟境內學分計算方式

先簡單介紹一下ECTS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ECTS就是歐盟境內大學學分互相承認的機制(看ECTS的英文全名就很容易理解)。

舉個例子,假設我原本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攻讀學士學位,我在大學期間到斯大交換,那麼海德堡大學就會承認我在斯大修的學分,因為德國跟瑞典都是以ECTS來計算學分。

更詳細的可以參考歐盟委員會關於ECTS的指導原則 (ECTS User's Guide)。另外也有一位德國學生寫過一篇關於ECTS的文章,比較易懂,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這篇。

歐盟確實很努力的想要整合歐洲各國各方面的制度,像是:
  • 教育體制——以ECTS計算學分,讓歐盟境內不同國家的學校互相承認學分,增加了各國間高等教育人才流通(讀書及工作)的機會
  • 申根制度——取消國與國之間貨物往來的關稅,整合歐洲各國成為單一市場
  • 政治方面——歐盟有Council of European Union (歐洲聯盟理事會)、European Commission (歐盟執行委員會)、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歐盟法院),在歐盟甚至部分歐盟法的效力是高於國內法的
回到正題。了解了ECTS是什麼之後,來看看一學期到底要修多少課吧!

30 ECTS是多少門課呢?

It depends. 

一門課有分成7.5 ECTS跟15 ECTS的,就很像在台灣有些課是2學分、有些課是3學分甚至4學分,在瑞典,我目前只看到7.5 ECTS跟15 ECTS這兩種。

再來回想一下剛剛提到的period A跟period B。既然一學期要修30 ECTS,代表period A跟period B分別要修15 ECTS。

以我在斯大修的課為例,我Autumn 2018, period A修的是Maritime and Transport Law,15 ECTS,所以我period A就只有這門課。Autumn 2018, period B也是只有一門課,EU Competition Law,15 ECTS。所以我Autumn Semester總共就兩門課。

一學期只有兩門課,聽起來好爽喔?

在分析到底爽不爽之前,先講解一下瑞典的課程表是怎麼安排的

由於一個period只要上一門課,課程表是由老師安排(在課程開始前就會放到網站上),可能第一個禮拜要上三天課(每次上課2小時)、第二個禮拜要上四天課,不一定,全看老師怎麼安排。(我有遇過老師整整一個禮拜都沒有排課的,所以我就事先排好了旅遊行程,結果上到一半才發現,那段時間是老師為了讓學生有空寫paper而特地安排的「讀書假」XD)不過基本上,不會一個禮拜五天都有課,一個禮拜最多只會上到10-12小時。

一個禮拜頂多上10-12小時的課,大概是我在台灣上1天到1.5天課的時間耶?

這樣的上課模式,看起來確實比在台灣讀書輕鬆許多。但如果了解瑞典教育制度為何如此設計,可能就不會覺得這樣很輕鬆了。

如果以在台灣的學習方式在這裡學習,肯定很爽。因為在台灣,學生大多只會挑重點來看,很少會去找其他文獻來深入閱讀,不然怎麼可能應付一學期多到爆炸的課程,能讀完課內的書大概是學霸等級了。但在瑞典,課程安排得這麼鬆,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時間、有精力能夠深入研究該門課的內容。因此,如果在瑞典很認真讀書的孩子,基本上是不會比在台灣讀書輕鬆的!

小結——交換學生的修課模式

  • period A跟peiord B分別修一門15 ECTS的課
  • 一個禮拜至多上10-12小時的課
  • 學生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學習,研讀相關文獻

如果是瑞典本地大學生 / 碩士生

瑞典本地學生跟交換生的上課模式略有不同,但在ECTS跟period的分類上是一樣的

以斯大法律系為例,如果畢業後有志成為律師、法官或檢察官等法律相關職業的學生,就必須要修習法律學位。法律學位的要求是必須修滿270 ECTS

如果一學期修30 ECTS,那270 ECTS就要修9個學期(相當於4.5年)才修得完。

前三年都是比較基礎的課程、課程學分數比較不一,像是民法A是22.5 ECTS、民法B是7.5 ECTS,但一學期總共都是30 ECTS。第四年開始才會有所謂的Specialkurs(專業課程,同時也是交換學生可以修習的課程),最後則須完成論文 (Examensarbete) 才能夠拿到學位。

瑞典交換奇聞軼事 Part 1

標題可能有點浮誇了,不過以下是我來瑞典交換,讓我感到有點震撼的事。

大陸人 (中國人?我不知道怎麼講才政治正確) 跟德國人超級多

大陸有13億人口,在這裡看到一拖拉庫的大陸人其實也不意外。讓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會選擇來瑞典,而非其他較熱門的國家(德國、法國、英國)?

原來,在大陸要出來交換也是非常競爭的,必須要在校成績好、英文好、個人履歷夠漂亮,才有機會申請到那些比較熱門國家的交換。如果說履歷不夠漂亮,或是成績不夠好,就會選擇像瑞典這種比較冷門的國家XD

德國交換生多,似乎跟德國政府的合作計畫(希望能夠多把學生送出去國外留學,汲取國外知識)相關。

交換生中也有碩士交換生

老實說碩士生想要出來交換也不是太奇怪的事,只是我剛開始遇到交換生,都會下意識認定他們也是大學生(可能因為我自己也是大學生?),所以在遇到碩士交換生時,都會有點驚訝,感覺碩士生就該好好寫論文,怎麼會跑出來交換XD

大陸學生都很「狼性」?——也許不盡然

我period A的課堂上,遇到了兩位大陸人,一位是碩士交換生(簡稱甲)、另一位是大學部的交換生(簡稱乙),兩人給我的印象反差很大。

甲是在丹麥唸碩士班,這學期來瑞典交換學生。在上課期間,甲時不時就會拿問題來問我,不管是關於上課沒聽懂的部份、Seminar要讀的文章,或者是看書之後有疑惑的部分,說真的我也不是很懂rrr(我都很想直接跟他說我也不懂啊,為什麼你不去問老師或助教),但礙於自尊心作祟,只能在接到問題的瞬間立馬開始研究,想方設法找出一個合理的說法來回答他。但也幸虧有他一直問我問題,所以我上課都還算跟得上進度(不然沒辦法應付回答他的問題XD)。

乙的話就是蠻典型的交換生,也就是以「探索歐洲文化」a.k.a.旅遊玩樂)為主要目的的交換生。我對玩樂這件事沒有貶義,畢竟我自己來瑞典交換,很大一部份也是想要來玩,學習就有點像是玩樂的附加價值。而乙偶爾也會問我問題,但就比較像是要惡補的感覺,例如「你知道考試要考哪裡嗎?」之類的,就跟甲問的(跟課程內容較相關的)不太一樣

所以說大陸人都很狼性嗎?也許未必。

前陣子剛好跟甲聊到,他說他在念大學時也曾經到義大利交換(感覺是有錢人啊)。他在義大利交換的時候也是到處玩,義大利幾乎都玩遍了,還玩到瑞士、希臘等國家,所以那段期間他也沒有很認真在學習。但這次碩士班來瑞典交換,就是真的想學點東西,所以上課就會很認真的把教材都仔細讀過。

聽他這麼一講後,我認為大陸人的狼性取決於他們是否有堅定的目標。(其實台灣學生也不是沒有狼性,真的有堅定目標的,也是很有狼性,只不過普遍而言,台灣學生相較大陸學生沒那麼「狼性」,或許是因為台灣競爭不如大陸激烈,所以沒辦法激起所謂的「狼性」吧)

甲乙的例子來說,甲意識到他準備要畢業、要進入職場工作了,意識到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有了很堅定具體的目標,所以更加倍認真。反觀乙還是大學生,距離畢業也還有兩年,所以就對於學習就不如甲那麼積極認真。(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家很有錢)

總結

如果真要說在瑞典交換期間學到了什麼,那真的多到無法僅以一篇敘述完。

不過在教育方面,我倒是很喜歡瑞典的上課模式。

如果對某一個科目很有興趣,可以在修課期間深入研究該科目,把教科書、相關的文獻、判決(如果是法律系的話)讀過一遍。在讀完這些資料後,對於該科目更能夠有全盤的掌握,同時也會建構起對於該科目的思維。

本篇先大致介紹了瑞典的學制跟修課課程表,下篇再詳細介紹瑞典到底怎麼上課。

-
喜歡我的文章,請在FB按個讚給我支持鼓勵
更多美圖都在IG「旅行。行旅」,歡迎追蹤😊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馬爾他Malta自由行|3天行程&總花費

植入式微型晶片心得分享

馬爾他Malta自由行Day2|美麗的讓人流連忘返|哥佐島Gozo一日遊